来到英国的第七天。上午,学员们在剑桥的极地研究中心Scott Polar Research Institute(SPRI)进行了两节课的学习和参观。下午,学员们在Ms. Kirsten Martin的带领下参观了剑桥国王学院(King’s College)。
上午的学习和参观是由Peter Clarkson 教授带领学员们进行。Peter Clarkson教授是耶稣学院的知名教授。他向学员们讲述了英国海军军官和极地探险家Robert Scott(1868-1912)最后一次南极探险之旅。Robert Scott于1910年6 月带领一支5人的小队伍从伦敦搭乘Terra Nova 出发前往距离大约1342千米的南极,终于在一年多以后成功抵达。在南极Cape Evans营地度过两个冬天后,Scott在1912年1月19日出发返回伦敦,然而就在最后六百多公里时,两个队员先后死亡。耗光了所有补给后,其余三人包括Scott在内在最后的营地中走向死亡。为了纪念这位伟大的探险家,英国在1920年建立了以Scott命名的极地研究中心。
学员们与Peter Clarkson 教授的合影
之后,Peter Clarkson 教授带领学员们参观了著名的SPRI 极地博物馆。介绍了关于南北极化石和博物馆穹顶的地图后,学员们有近20分钟的自由参观时间。大家兴致勃勃的参观了极地考察工具,南极动植物化石标本等,了解北极和南极的历史,以及如何帮助当今的科学家调查我们不断变化的环境。
参观极地博物馆
临近中午,Peter Clarkson教授为学员们讲授了第二个主题:气候变化。教授从自然和人为两个角度为学员们讲述了地球气候变化的原因,也让学员们了解气候变化对人类生活的巨大影响,判断好坏,需取决于人们各自生活的环境。最后,教授向学员们展示了全球二氧化碳含量和全球温度指数变化图表。Peter Clarkson 教授谈到无论气候变化对我们生活是好是坏,人类都应该尽自己的努力保护环境,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让大自然更加美好。
午餐后,学员们在当地导游Kristen Martin的带领下深入参观国王学院(King’s College)。作为剑桥大学最著名的学院之一,国王学院风景优美,学风浓郁,更因徐志摩的“再别康桥”而举世闻名。
国王学院建于亨利六世,完成于亨利八世,整个建筑前后落成花了近一百年时间,入口是雄伟的19世纪哥特式门楼,学院中庭的绿地上矗立着创造于1879年的亨利六世青铜雕像,剑桥草地至今仍保留只有教授及其邀请客人被准许穿行的习俗。
学员们惊异于剑桥建筑的古典雅致,徐志摩的《再别康桥》更是把学员们带入一个充满浪漫和诗的意境之中。他曾满怀深情地说:“我的眼是康桥教我睁的,我的求知欲是康桥给我拨动的,我的自我意识是康桥给我胚胎的。”
剑桥大学国王学院后园美景
剑河(River Cam)又称“康河”,位于剑桥大学,是剑桥大学的象征。
学员们在徐志摩再别康桥石碑前留影
学员们紧接着参观了国王学院礼拜堂。学院从建立之初就宏伟壮观建筑遍布,而其建筑群中最著名的当属国王学院礼拜堂,它耸入云霄的尖塔和恢弘的哥特建筑风格已经成为整个剑桥市的标志和荣耀。亨利为修建制定了详细的计划,经历了三个不同的时期100多年才修建而成,礼拜堂的扇形拱顶天花板以22座扶壁支撑,1515年由名匠瓦斯泰尔建造;西门上的皇冠与都铎玫瑰的纹章细节,作为皇室的有力象征;墙壁上的16世纪彩色玻璃窗都是以圣经故事为主要情景。礼拜堂中的屏风是都铎式木工的绝佳典范,分隔前厅和诗席班,刻着亨利八世和他的妻子安妮的名字缩写,祭坛后还有一幅装饰画,为1634年鲁本斯为比利时白衣修女修道院所绘的“贤士来朝”(The Adoration of the Magi),后来由安纳特赠送给剑桥作为礼物,这一贵重礼物使得学院为之降低了整个礼拜堂的高度。
剑桥大学国王学院礼拜堂(Kings College Chapel)是剑桥古建筑的典型代表,由亨利六世亲自设计,耗时近100年才于1547年建成完工。
学子们在国王学院门前的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