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学院概况
    学院简介
    学院领导
    工作人员
  • 合作交流
    新闻动态
    交流项目
  • 海外学习
    留学项目
    留学信息
  • 来华留学
    招生
    规章制度
    校园生活
    联系方式
    报名申请表
  • 国际视点
  • 联系我们
    在线留言
    学院邮箱
  • 常用下载
  • 学校首页
  • 您的位置: >首页 >合作交流 >新闻动态

    聚焦AI、可持续发展与高等教育创新

    ————武汉学院教师团赴新加坡培训交流纪实(一)

    作者:陆艳、刘慧、周紫阳、党永鹏、邓凯灵    摄影:李莹莹    编辑:国际交流与教育学院    审核:李莹莹    时间:2025-07-15     浏览:

      


    713日,武汉学院教师代表团一行23人抵达新加坡,开启了今年暑期培训交流之旅。南洋理工大学(NTU是此行的第一站。此次培训学习交流以“人工智能、可持续发展与高等教育变革”为主题,通过学术讲座、校园参访及机构对话等形式,深度了解新加坡教育体系与高校教学创新实践,为武汉学院教育教学改革及国际化发展提供了前沿经验。

    聚焦教育前沿,共话AI与可持续发展

    南洋理工大学的两场讲座均由该校国立教育学院(NIE)杨沛东副教授主讲,他的主要研究领域为教育社会学。杨老师于20232024年跻身斯坦福大学教育研究领域全球前2%学者榜单。14日,杨老师以“新加坡教育体系概况及最新发展”为题分享新加坡如何以教师专业发展为核心推动教育创新的系列举措其政府甄选“师范生”模式与国内教育体系有诸多共通之处。

    15的讲座围绕AI与教育、知识建构和可持续发展游戏工作坊三大议题。杨老师首先援引南洋理工大学、美国麻省理工大学等团队的最新成果,展示了生成式 AIGenAI)在自适应学习和课堂教学中遭遇的难题,并给出了自己的解决方案,引发在场教师的热烈讨论。接着杨老师介绍NIE别具特色的“知识建构设计工作室”,该项目通过学生主导的探究和反思活动,推动知识建构技能的提升,并激发他们深入了解科学主题和共同解决世界问题的能力。随后,杨老师将教室变为“游戏室”,带领大家体验NIE 研发的桌游——“Getting to O”(走向零排放)。游戏中,每位教师通过抽取“政策牌”,在“节能减排”与“GDP 不掉线”之间艰难权衡。短短二十分钟,教师们体悟到:净零目标从来不是冰冷数字,而是一场需要政府、企业、公众同频共振的系统工程。教师们纷纷举起手机记录牌面,准备把这种“寓教于乐”的教学方式带回武汉学院的课堂。

     

    图为武汉学院教师代表团在南洋理工大学研学现场

    走进亚洲顶尖学府,感受绿色校园魅力

    紧张的学习之余,武汉学院代表团参观了南洋理工大学主校区该校被誉为“全球最美绿色校园”之一参观过程中,由英国设计师托马斯·赫斯维克打造的HIVE蜂巢教学中心俗称“小笼包”独具一格,让教师们直观感受到可持续发展理念与教学空间的创新融合。这座将环保理念与建筑美学完美结合的校园,生动诠释了南洋理工大学绿色引领未来的教育哲学,代表团成员留下了深刻印象。

    据杨老师介绍,南洋理工大学在十几年的时间内从新加坡本土高校一跃而为世界顶尖高等学府成为全球崛起最快的大学之一。该校2011年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学排名174,仅仅过了14年,就跻身前30强。2025年,南洋理工大学更是QS 世界大学排名中创下第12名的最高排名。作为亚洲高校前五、全球高等教育领域“从追赶至引领”的典范,该校在短期内完成了学术发展战略转型,为其他高校的快速发展提供了重要参考。

     

    (图为武汉学院教师代表团南洋理工大学留影)

    参观政府机构,探寻产学研转型路径

    14日下午,代表团还参观了新加坡市区重建局(URA),深入了解了新加坡在花园城市建设和可持续发展规划方面的先进经验,通过产学研结合推动智慧城市建设和绿色空间设计。15日下午,代表团参访了新加坡管理大学(SMU),该校在财经与管理方面的教育成就在新加坡首屈一指,尤其是职业规划、就业辅导、强化实习和创业孵化等方面为武汉学院提供了宝贵的参考。

     

    图为武汉学院教师代表团参观新加坡市区重建局

     

    图为武汉学院教师代表团新加坡管理大学访学现场

    此次培训交流是武汉学院加强师资国际化培养的重要举措。教师们纷纷表示,南洋理工大学等高校在AI技术应用可持续发展和产学研探索等方面的经验极具启发,未来将把所学融入课程设计与人才培养,助力学校“应用型、重特色、国际化”办学定位。南洋理工大学国立教育学院和新加坡管理大学相关代表也表示,期待与武汉学院在教师交流、联合研究等领域深化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