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暑期学校组织27名教师到新加坡、香港、澳门6所高校参加培训交流学习活动。13天的高强度集中培训、学习、交流、文化参观,对于教师更新教学理念、推动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有积极的意义。教师们通过了解相关领域前沿动态和发展趋势,提高教学、科研、服务能力,促进学校高质量发展。
在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和新加坡国立大学,通过专题讲座、座谈研讨等方式,教师们与教授积极互动,了解新加坡在多元文化下形成的特色教育制度与发展模式、新加坡教育制度、学校课程建设、教师专业发展与培养和教育国际化发展等多个角度,多元探讨教育话题。这两所亚洲知名高校都极为重视教学与科研并举,与新加坡的社会需求紧密合作并力求这些合作项目能够对本地发展形成重大影响力。同时与世界一流大学建有战略伙伴关系,开发丰富多彩的教研课程,让学生有机会接触环球教育与研究模式,并参与海外实习与创业计划,不只丰富了跨文化体验,亦能更深入了解全球面临的挑战与课题,建立起亚洲视角和全球视野。在新加坡国立大学,展现给我们的是一个国际化、卓越、充满创意的学术环境,它的出色研究能力、国际化的学术文化以及对学生实践与创新的鼓励,让参访教师深受鼓舞和触动思考。我们利用学习之余参观了新加坡特色城市建筑,尽显建筑、设计和工程领域的奇观。屡获世界大奖的超级花园,集中体现了新加坡是如何将“环境可持续发展原则”理念贯穿到整个“花园城市”建设中的。也了解到了新加坡是如何在有限的国土中,结合科技的神奇与设计思维的魅力,引领“未来城市”的设计。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学习研究发展中心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洪化清教授做了题为“教育数字化转型:从理念到实践”主题讲座,围绕南大的创校历程、发展现状、治理结构、发展战略、课程架构及教学数字化转型情况等方面进行了详细讲解,洪教授深入浅出、形象生动的讲授,使我们教师大开眼界,引发众多提问思考。洪教授对国内高等教育非常了解研究也很深入,在讨论环节,大家针对教师教学质量评价、课程设置、专业数字化升级改造等方面结合我校实际情况,踊跃发言,与洪教授深入互动,取得了良好的学习效果。洪教授强调要在技术变革时代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和跨学科资源,重构大学教学范式,对智慧教育重新定义,强调智慧教育体现在新的教育环境聚焦于使用技术促进更有效率的学习,单靠基础设施不够,要给与学生提供经过验证的方法,以渐进、自然的方式发展学生综合技能,学生通过交互式学习融合情感投入才是培养社会责任感的有效方式。新加坡资深高等教育专家、国立教育学院的黄俊松副院长介绍国立教育学院(NIE)不仅是南洋理工大学的关联研究机构,也是新加坡的核心教师培训中心,兼具研究与社会服务的双重角色。NIE不仅为本地和国际学生提供全面的硕士和博士教育,还设计了一系列行政与专业发展课程,服务于教师、教育工作者、研究员、政策制定者及其他专家。黄教授以“高校科研能力发展与科研项目申请”为主题介绍新加坡当前最新的教学科研发展前沿,详细分析了了新加坡高校教师科研能力提升的方式路径、教育创新制度和科研发展规划,并就AI人工智能工在科研和教学工作实际中的应用等进行了热情交流。在讲座交流中他强调教学与科研并举对于提升教师能力的重要性,对如何推进教师科研、教学给出了建设性的策略建议。聂友彦副教授为培训团成员以“21世纪核心素养与教学4.0”为主题讲座,她强调教师和学生保持终身学习的重要性;培养面向未来的人才培养体系变革,减少课堂教学学时总量,以学生成长为中心,倡导“少教多学”,每学期的教学时间控制在13周,另外3周主要学生实习实践,并且非常详细介绍了16周的教学安排是如何实施的方案。强调了学生批判性思维培养的重要性和评估考核的关键性导向作用,同时介绍了教育4.0框架组成结构以及21世纪教育教学的核心技能教学中强调了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培养的重要性和评估考核的关键性导向作用。通过启发式教学、多元化教学手段、研究导向教育及个性化教学等。新加坡管理大学的办学理念,强调课程主要以培养商科人才为主,对于师资要求极为严格,并对教师的实务操作较为重视。在教学模式中,通过与企业合作,将企业在经营过程中的实际问题运用到课堂当中,激励学生进行问题解决,主打案例教学模式。学校一直对学生的自我认知较为关注,会针对学生需求对课程进行调整。在产学研合作方面,学校专设企业学院,帮助企业进行培训,同时学校也开设55个微课程并与专业团体进行合作,始终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在就业方面,新加坡管理学院致力于通过学习生涯,赋予学生可持续就业能力,并在形象设计、薪资谈判等方面对学生均进行指导;在学生发展方面,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其社团活动极为丰富。
在香港都会大学关清平副校长、李锦昌博士分别做了《学术质量保证机制》和《教与学的数码化转型》,我也受邀请分享了《武汉学院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相互交流教学质量管理模式和教学评价改革措施。香港都会大学在2024年3月获评香港首个应用科学大学,办学理念与我校有很多共同属性,在人才培养方面非常强调加强与业界的合作,将实习项目融入课程设置,提供配合市场趋势及满足行业需求的专业课程,安排学生到有关行业进行至少一学期的实习工作,作为毕业的必须要求,非常值得我们探讨学习。每门课程都是团队教学,课程负责人对课程教学内容把关,培养教学梯队以应对师资流动性,通过组织校内外教授研讨会形式确定教学内容,每年对课程进行审核也就是课程外评,如果外评不合格,该门课程不能开设,另外有些专业如果在政府提供的人力资源报告中行业需求太低也不会开设。本科课程开办的专业都是非常实用的,大部分都是根据社会发展需要、行业人才需求而开办的,培养出来的毕业生就是为了对接行业需求,给社会输送合适的专业人才,毕业生的就业率高于90%以上。在教学质量保障方面香港都会大学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批判性思维,鼓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积极参与讨论和实践。学校的教授和讲师都具有丰富的学术背景和实践经验,特别是注重引进来自行业的讲师,以激励性薪酬吸引到师资队伍中。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启发式教育,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和发现知识。学校还定期邀请国内外知名学者和专家进行讲座和研讨会,为学生提供了与顶尖学者互动的机会,同时提供了丰富的在线学习资源,方便学生随时随地进行自主学习。李锦昌博士指出在人工智能教育教学方面,鼓励师生大胆应用,谨慎注明,未来的大学学习强调学习设计和速效混合式学习,懂得使用科技在学习中合作与互动,教师角色范式发生转移,教学设计和教学技巧以促进学生个性化和灵活学习为中心。香港中文大学是全港唯一实行书院制的大学。所有中大全日制本科生都可选择一所书院,成为该院的一分子。每所书院都是独树一帜的,有各自的文化,汇聚在一起塑造了中文大学的精神面貌。我们在这里了解到教育界AI 的应用已经非常广泛,在设计课程、批改作业、设计试卷、伴学机器人、AI 教师替身等如何能够发挥有效作用,“教、商、AI融合”才能更好适应未来。在澳门理工大学,吕开顔博士从对澳门高等教育发展历程出发,结合澳门这些交流和合作可以给教师提供新的研究思路、观点和方法,也可以丰富教师的专业能力,提高教学和研究水平给教师提供新的研究思路、观点和方法,也可以丰富教师的专业能力,提高教学和研究水平域人才培养、科技创新和社会服务提供了有力支持。过去20年澳门开展的爱国教育为澳门经济社会持续稳定发展打下了重要基础。“澳门实现了15年免费教育,高中生大学升学率接近95%,就业人口中有近四成接受了高等教育,为澳门成为以中华文化为主流、多元文化共存的交流合作基地打下了良好基础。
本次访学交流、培训在学校和教育学院的精心组织下,是一次满载收获的学术之旅。老师们深入学习了前沿的教学理念和方法,了解教育发展的新趋势,开阔了国际视野,提高了跨文化的理解和交流能力。后续我们要将培训交流期间收获的经验与学院各教师进行分享交流,并不断提升自身教学能力。通过交流我深刻认识到在教育教学改革要在实践中不断进取,面对人工智能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我们要更新理念,以开放的心态迎接新知,勇敢迎接挑战,将访学的收获转化为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和推动学术进步的动力,为武汉学院的发展做出更大的努力与贡献。